• slider image 53
:::

公告 root - 本站消息 | 2018-07-19 | 人氣:244

 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在第30屆大會上,決定將每年2月21日定為「世界母語日」。其用意一為保障弱勢語言,二為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及多語種化。故教育部為響應「世界母語日」,自90學年度起將本土語言列為正式課程,並納入語文學習領域中。而95年6月也發布「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要點」,並於95學年度起,於中小學以下各級學校全面實施臺灣母語日活動,鼓勵各校營造母語環境,養成學生學習並運用各種臺灣母語的習慣。

花蓮縣見晴國小為推動臺灣母語(學校主要推動的母語為「太魯閣語」),積極規劃結合本土語言課程聽、說、讀、寫的能力,並融合九年一貫各領域課程內容,落實以臺灣為主體之本土化教學,讓學生能在校園母語日活動中,學習母語並感受其文化薰陶。

見晴國小在推動母語日方面,積極鼓勵導師在母語日當天主動以太魯閣語和學生交談。而其他科別的老師,則於實際教學時,視教材內容及教學情況將太魯閣語融入課程中,讓學生自然而然接觸母語。因此老師們也研發多樣的在地文化課程及活動,包括狩獵文化、民族植物、傳統美食、認識傳統樂器及編織文化等多項體驗活動。透過活動內容,將族語文化與課程兩相結合。如於「藝術與人文」課程中,學習繪製紋面版畫,了解傳統紋面的歷史及特色;在技藝課程中,學習太魯閣族獨特的樂器「木琴」,透過認識木琴及演奏練習的過程中,發現自我文化的內涵,進而對太魯閣族文化產生興趣及認同感。另校園內還成立「新白楊文化資訊社」社團,主要以探索本土文化為社團活動內容,有了解編織文化、紋面文化及獵人文化等;透過更深入的文化課程設計,結合社區母語資源,進行相關主題的參談,讓參與其中的師生更能體認保存母語及其文化的重要性。

教育部積極響應世界母語日以推動臺灣母語,是為了保存弱勢母語文化,以讓每種語文都能在平等、互重的情況下自由發展,進而呈現臺灣豐富的多語種性,以展現臺灣兼容並蓄的文化力量。

網友個人意見,不代表本站立場,對於發言內容,由發表者自負責任。
發表者
樹狀展開